附件1
安阳市政府信息主动公开基本目录
序号 |
公开事项 |
内容标准 |
公开时限 |
公开形式 |
责任主体 |
备注 |
|
1 |
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|
按年度编制并发布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|
每年第一季 |
|
|
|
|
2 |
政府信息公开指南 |
按年度编制并发布政府信息公开指南 |
度编制发布 |
|
|
|
|
3 |
政府信息公开相关 制度规定 |
政策法规、制度方案 |
20个工作曰 内公开 |
|
|
|
|
4 |
政府信息依申请公 开 |
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表、在线提交 |
15个工作曰 内公开 |
市政府网站 专题公开 |
市政府办公室 (信息中心) |
|
|
5 |
政府信息公开年度 报告 |
按年度编制并发布政府信息工作年度报告 |
每年3月底 前编制发布 |
|
|
|
|
6 |
政府网站工作年度 报表 |
按年度编制并发布政府网站年度工作报表 |
每年1月底 前编制发布 |
|
|
|
|
7 |
组织机构 |
机构概况 |
基本信息、法定职责、内设机构、所属机构、人员编制 |
20个工作曰 |
市政府网站 |
市政府各部门 |
|
|
领导信息 |
领导简历、工作分工 |
内公开 |
专题公开 |
|
||
|
意见征集 |
意见征集、意见采纳情况 |
实时公开 |
市政府网站 专题公开 |
市政府办公室 (法制办) |
|
序号 |
公开事项 |
内容标准 |
公开时限 |
公开形式 |
责任主体 |
备注 |
|
|
社会公益 事业建设 信息 |
社会救助 领域 |
公开社会救助政策,公布城乡低保、特困供养、医疗救 助、临时救助等政策的适用范围、申请途径、审核审批 程序。及时公布社会救助标准,各地每年要按照规定对 年度城乡低保标准和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标准进行量化调 整,并对外公布。合理确定公开方式和范围,公开社会 救助对象姓名、享受救助类型和金额等信息 |
20个工作曰 内公开 |
市政府网站 专题公开、 市民政局网 站公开 |
市民政局 |
|
20 |
社会公益 事业建设 信息 |
社会福利 领域 |
加强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政策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进展 情况等重要事项公开。全面公开残疾人“两项补贴 ”(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)的申办 流程。全面公开孤儿认定的标准、条件,申请的途径和 审核审批程序等。加强对残疾人“两项补贴”对象认定 及制度落实情况的公开 |
主动公开类 信息20个工 作曰内公 开;行政审 批类信息7 个工作曰内 公开 |
市政府网站 专题公开、 市民政局网 站公开 |
市民政局、残联 |
|
|
社会公益 事业建设 信息 |
教育领域 |
加强学前教育、义务教育、特殊教育、职业教育信息公 开,及时公开各阶段教育相关政策和制度文件,督促各 阶段学校主动公开招生、收费、资助、后勤保障和日常 管理等信息。加强高等教育信息公开,及时公开全市高 等学校名单、高校招生有关政策和信息、毕业生就业有 关政策,督促各高校主动公开招生、就业、收费、资助 、学科建设、教师队伍建设等信息。及时公开“全面改 薄”、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、学生资助有关 政策及信息,民办幼儿园、民办基础教育学校和民办高 校的办学资质、办学质量、招生范围及收费等信息 |
20个工作曰 内公开 |
市政府网站 专题公开、 市教育局网 站公开 |
市教育局 |
|
第10页
安阳市政府信息主动公开基本目录
序号 |
公开事项 |
.内容标准 |
公开时限 |
公开形式 |
责任主体 |
备注 |
|
20 |
社会公益 事业建设 信息 |
基本医疗 卫生领域 |
公开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、行政处罚信 息和“双随机、一公开”抽检结果,通过多种渠道和途 径发布健康热点科普知识文章、视频信息、疾病应急救 助工作进展情况、全市卫生计生系统健康扶贫年度主要 任务及工作督导情况等信息。依照职责及时公开食品、 药品、医疗器械、化妆品日常监督检查和飞行检查等监 督检查结果信息,及时发布食品药品安全信用黑名单相 关政策、黑名单及有关信息 |
主动公开类 信息20个工 作日内公 开;行政处 罚类信息7 个工作曰内 公开 |
市政府网站 专题公开、 市卫计委、 食药监局网 站公开 |
市卫生计生委、食品 药品监管局 |
|
|
社会公益 事业建设 信息 |
灾害事故 救援领域 |
公开自然灾害生活救助项目范围、审批程序、救助标准 和方式及管理权限。全面、及时、准确发布自然灾害灾 情、灾害救助工作情况及动态信息。积极做好自然灾害 生活救助款物使用情况、救助对象及其接受救助款物数 额等信息的公开工作。结合受灾地区自然灾害情况及灾 害救助工作实际需要,及时发布救助需求,公布救灾捐 款物接收的数量及使用情况 |
20个工作曰 内公开 |
市政府网站 专题公开、 市民政局网 站公开 |
市民政局 |
|
序号 |
公开事项 |
内容标准 |
公开时限 |
公开形式 |
责任主体 |
备注 |
|
20 |
益设 公建 会业息 社事信 |
公共文化 体育领域 |
加大公共文化体育的服务保障政策法规、政策执行和落 实情况信息公开力度。深化财政资金在文化体育领域投 入和使用情况信息公开,特别是重要文化体育服务设施 建设、政府购买文化体育服务工作、文化体育扶贫工作 、基层文化工作人员和文化志愿者的培训工作、重要体 育设施建设等的经费使用情况。进一步推进公共文化体 育服务体系建设、设施名录和使用情况信息公开,包括 其服务内容和开放时间等。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情况公 开,采取多种方式公开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规政策、代表 性项目保护名录和代表性传承人名单等。建立覆盖全市 的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、监督检查和统计公告机制, 公开公共文化服务工作考核结果,接受广大人民群众监 督。加强公共体育场馆服务信息公开,督促公共体育场 馆建立服务公示制度,向人民群众公示服务项目、服务 内容、服务时间、收费标准、免费或低收费措施和安全 注意事项等内容。向社会公示全市享受免费低收费开放 补助资金的体育场馆名录,公开免费低收费的体育场馆 服务信息 |
20个工作曰 内公开 |
市政府网站 专题公开、 市文广新局 、体育局网 站公开 |
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 局、体育局 |
|
序号 |
公开事项 |
内容标准 |
公开时限 |
公开形式 |
责任主体 |
备注 |
|
20 |
社会公益 事业建设 信息 |
环境保护 领域 |
做好环境保护政策解读,对涉及面广、社会关注度高的 法规政策和重大措施,通过多种途径释疑解惑,传递权 威信息。突出环境质量信息公开,全面开展空气质量预 测预报工作,向社会发布空气质量预测预报信息。推进 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信息公开。加大污染 源监测信息公开力度,及时公开环境统计年报信息,向 社会公布全市主要污染物排放及总量减排等情况。完善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开机制,及时公开建设项 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信息,除涉密项目外,全面公开建 设项目环评信息。加大环境执法监管情况公开力度,及 时公开重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调查处理结果。公 开大气污染防治专项督查情况。公开全市秸秆焚烧卫星 遥感监测信息和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等重大生态环境专项 执法督查信息。定期公开重点案件督办和挂牌督办案件 、行政处罚及污染源自动监控管理等信息。定期发布 “12369” 受理的群众举报案件和查处情况。督促企业 公开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、工业污染源、工业园(聚 集区)环境保护设施信息以及其他应公开的环境信息等 。督促上市公司加强环境信息披露,强化生活垃圾焚烧 企业污染物排放信息公开,督促重点监控企业主动公开 污染物排放状况信息 |
主动公开类 信息20个工 作曰内公 开;行政处 罚类信息7 个工作曰内 公开 |
市政府网站 专题公开、 市环保局网 站公开 |
市环保局 |
|
21 |
权责清单 |
做好政府部门权责清单调整和公开工作。2018年涉及政 府机构改革和职能优化的市政府相关部门,要按时做好 权责清单调整工作,并在政务服务网同步公开,切实强 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,推动政府部门依法全面规 范履职 |
20个工作曰 内公开 |
市政府网站 专题公开 |
市编办 |
|
序号 |
公开事项 |
内容标准 |
公开时限 |
公开形式 |
责任主体 |
备注 |
|
22 |
价格和收费 |
价格目录、价格标准、价格执法 |
20个工作曰 内公开 |
市政府网站 专题公开, 市发改委网 站公开 |
市发改委 |
|
|
23 |
社会组织与中介机 构 |
社会组织与中介机构信息 |
20个工作曰 内公开 |
市政府网站 专题公开, 市民政局网 站公开 |
市民政局 |
|
|
24 |
国有企业信息 |
各级履行出资人职责的部门组织所出资国有企业每年通 过网站公开主要财务指标、整体运行情况、业绩考核结 果等信息,及时公开国有资产保值增值、改革重组、负 责人职务变动及公开招聘等信息。推动履行出资人职责 的部门及时公开所出资国有企业财务汇总信息 |
20个工作曰 内公开 |
市政府网站 专题公开, 市国资委网 站公开 |
市国资委 |
|
|
25 |
建议提案办理 |
人大代表建议、 |